| ||||||
浅论信息化环境下的印刷业发展
出版信息化是出版企事业单位利用现代计算机网络与信息技术,对现有出版资源进行深度开发和广泛利用,以满足新世纪读者的阅读需求的全过程。出版信息化过程也是出版企业创新的过程,它带给出版企业在经营过程的数字化、集成化、智能化和网络化,使传统的出版方式发生根本性变革,促进经济增长,提高生产效率和现代化企业管理水平。出版业信息化的内容:“跟踪和顺应信息技术的发展,在编辑、出版、印刷、市场营销、进口出口和物资供应的过程中,积极采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通过运用计算机管理系统,实现出版业的企业事业单位内部管理的信息化;借助网络技术和因特网,实现出版业商务信息的传输与共享,探索和发展出版业的电子商务……
印刷是出版环节中重要的环节,是出版物直接成型的决定过程。我国印刷业信息化建设一直受到业内人士的关注,在理论与实践两方面都已取得不小的成绩。印刷业信息化建设首先要求在各个印刷业务环节应用电子计算机和网络,这一点在印刷各项业务应用中有充分体现。
一、电子数字印刷技术的发展历程
中国印刷技术在20世纪后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实现了印刷业的“第二次革命”,彻底告别了“铅与火”的时代。当人类进入信息时代时,科学技术推动了印刷技术的巨大进步,更新了印刷工艺。特别是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应用,使得可变印刷技术及设备日趋完善,印刷技术的数字化、集成化、智能化和网络化技术的发展日趋成熟。
基于电子数字的印刷出版技术的发展经历了从出版物制作电子化、出版采编一体化、印刷一体化到新闻出版网络化的过程。其发展历程可简述为:
①出版物制作电子化:文字录入、页面排版、激光照排、图象扫描、高端联网、图象处理和整页拼版等在彩色桌面出版系统上进行。20世纪50年代的电子分色机实现了图象信息处理的电子化与数字化;70年代基于计算机的文字输入排版系统实现了文字信息处理的电子化与数字化。
②出版采编一体化:印刷信息的采集、编排、发送、输出的管理、人事行政管理、发行管理等完全一条龙服务。70年代的胶印机自动控墨系统则实现了微型机控制胶印的电子化与数字化;70年代末的电子整页拼版系统实现了数字化图文合一的信息处理。
③印刷一体化:相关组织机构推出PPF、JDF等实现了印前、印刷和印后加工的流程管理及工艺控制信息的交换,使印刷过程中各个环节的资料和财务、会计、MIS信息得到有效整合,实现了印刷全流程电脑集成管理。20世纪80年代的印后加工机械逐步实现了数字控制化;80年代中期的彩色桌面出版印前处理系统实现了微型机图文信息的合一处理。
④新闻出版网络化:新闻出版网络化应用使传统媒体,如书、报、刊及其他形式印刷传媒的电子化、数字化,电子媒体的数量快速增加。20世纪90年代通过计算机网络实现了信息采集、编排、发送与输出的统一处理。[黄凯卿。我国出版业信息化建设综述。出版科学,2002年增刊]
二、数字印刷业的崛起
在人类进入二十一世纪之际,印刷业在电子数字技术基础上进入了数字印刷时代。数字印刷这一新技术自1995后DRUPA展览会上展出后,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热潮,1996年5月和2001年5月在我国举办的第四、五届北京国际印刷技术展会上,国外公司展出了数字印刷机,引起了我国出版、印刷界人士的极大关注。
数字印刷就是利用印前系统将图文信息直接通过网络传输到数字印刷机上印刷出彩色印品的一种新型印刷技术。数字印刷系统主要是由印前系统和数字印刷机组成。有些系统还配上装订和裁切设备。它的工作原理就是:操作者将原稿(图文数字信息),或数字媒体的数字信息,或从网络系统上接收的网络数字文件输出到计算机,在计算机上进行创意,修改、编排成为客户满意的数字化信息,经RIP处理,成为相应的单色像素数字信号传至激光控制器,发射出相应的激光束,对印刷滚筒进行扫描。由感光材料制成的印刷滚筒(无印版)经感光后形成可以吸附油墨或墨粉的图文,然后转印到纸张等承印物上。[体验数字印刷。与数字印刷相关技术有:直接制版(TCP)、数码打样、电子图书(E-Book)、电子纸(E-Paper)、按需印刷(POD)、数字彩色无版印刷(DCP)、出版业信息在线信息交换标准(ONIX)、网络出版(NetworkPublishing)等。
现在的数字印刷传媒技术与二十年前的传统印刷技术相比有了全新的内涵,这主要表现在:图文信息的获取不再是单一的照相原稿,而是多样化的数字信息;图像的加工处理由计算机代替了人工;图像的视觉再现不再只是印刷一种形式,而是多媒体形式;图像在传递过程中实现了资料转换和传递的网络化、高速化、远程化、个性化和高保真的要求。因此,现代传媒业是以多种图文信息为主要对象的信息产业,其主要任务是负责图文信息的获取、计算机加工处理并高速实现图文的多媒体视觉再现。
从中可看出,现代数字印刷技术的构成与传统印刷技术相比已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图文信息的再现与传播方式也不再是“印”“刷”二字所独家代表,它集聚了数字图像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现代印刷媒体技术和电子媒体技术等众多高新技术。
三、信息化浪潮对传统印刷业的冲击
信息技术成就了印刷业的电脑作业。建立在信息化基础上的Internet网已经用于发布电子新闻,从日本东京发出的一条新闻只需15分钟就可传播到欧美各国,24小时全球100多个国家都将知道。由于信息化网络的大规模建立,家家都会有与Internet网相连的电脑,使接收新闻和书刊已十分方便,而这些书刊、杂志、报纸都是“无纸化”载体的电子书刊。报社、杂志社、出版社都将是无纸作业,也没有传统的印刷厂,其信息是通过信息化网络直接向全球传播,读者只需要通过电脑即可以接收和阅读。印前作业从手工专业演进至电脑作业,不仅缩短了印前制作时间,更提高了设计与印刷的品质,图文传送也因网路而由邮寄改为网路传送,节省了许多时间与空间。
综合以上因素,21世纪印刷业中数字印刷技术几乎可以独步天下。这对传统出版印刷业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正因为如此很多悲观论者提出:“电子读物大兴之时,正是造纸厂、印刷厂纷纷破产之日。”前面和后面的情况都给当今出版人发出了新的挑战。
实际情况是在过去几年中,我国数字印刷的发展仍很缓慢,影响我国数字印刷发展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1)数字印刷机械生产价格昂贵。我国近年引进的Indigo、Agfa等公司产品其售价高达数十万美元;(2)企业对按需印刷市场心存疑虑,对能否收回投资,提出怀疑。(3)消费者难以接受较高数字印刷产品生产价格。据了解北京某公司引进国外公司的数字印刷机,A3单面印刷,每张印刷费达6元,一张起印,收起印费120元。(4)尚无力宣传个性化印刷市场,使老百姓不了解和接受。
四、按需出版对传统印刷的挑战
按需出版是一种全新的出版方式,简称BOD(BookOnDemand),是解决“出版难”的“好药方”,近年来在发达国家得到迅速发展。这种方式通过采用先进的数据处理技术、数字印刷系统和网络系统,将出版信息全部存储在计算机系统中,需要时可直接印刷成书,省去制版等中间环节,突破了传统模式的印数限制,一册起印,即需即印,重新组合出版流程中的编、印、发各个环节,特别适合于断版图书、短版图书和具有较强个性化特点图书的出版发行,制作成本比传统印刷大大降低。
按需出版是一种高科技型,适应出版信息化建设需要的印刷模式,具体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绿色型。它把图书印制过程的污染降到了最低,并且能根据市场需求决定图书印量,把出版过程各种资源浪费降到了最低。二是永续型。它能长期保存电子数据,且改版修订十分方便,能够传承文明,及时满足社会需求。三是经济型。它无须制版,能节省制版费;按需印刷,能实现“零库存”;突破了传统出版模式的印数限制,可以小批量印刷,能降低制作成本。四是灵活型。它可以少印也可多印,可以随图书市场需求大小的变化,与传统出版转化互相转化。五是个性化。它特别适合于断版书,短版书和个体自费出版图书。
按需出版方式的出现,受到社会各方面的好评和推崇。同时它对出版印刷的信息化建设功不可没,有利于印刷业适应信息化社会的差异化,标准化需求。国家新闻出版署将“按需出版工程”列为国家重点出版工程,大力支持知识产权出版社实施按需出版工程。
就我国出版业的实际情况而言,普遍推广按需印刷技术的困难还很多,原因有:
首先,我国按需印刷制作成本比传统印制成本高得多,用按需印刷方式印制一本图书,其成本将至少在小胶印成本的6倍以上。
其次,作为我国出版物市场中间商的新华书店发货店,其数字化处理技术的基础非常薄弱,让其承担应用按需印刷技术的领头羊角色恐怕很难胜任。
再次,我国图书的数字化进程缓慢,数字化图书品种极其有限,也使按需印刷技术的普遍推广缺少动力。
还有,我国出版业缺乏自由竞争,官僚思想严重,更缺乏创新意识,对新技术的接受不是很主动。
最后,我国盗版是个大问题。出版社出版一本新书,它宁愿一次性以大量的正版迅速占领市场,也不愿先利用按需印刷试销一部分,而让盗版者有机可乘。
五、跨媒体出版与印刷信息化
随着信息化环境下技术的进步和变化,数字技术、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也彻底改变着传统印刷模式。跨媒体出版是指用于出版的文件无需再作进一步处理,便可被重新利用或输出到各种媒体中(如传统的印刷品、HTML界面、光盘数据库、电子书等)。[郭颖妤。XML在跨媒体出版中的应用。印刷杂志2004.11]目前中国已经有30多家大报社采用跨媒体的新闻发布解决方案。中国的出版社在e-Book技术的影响下,也开始将出版社的内容以e-Book的方式在互联网上发行。
总之,跨媒体出版又拓展了印刷复制技术研究的内涵,是印刷业信息化建设提供了更广大的平台,同时也为印刷业信息化建设的标准化提出了新的要求,为印刷信息化建设提出了更高的门槛。
科学技术进步——社会生活需求二者之间的互动和激荡成为人类历史发展的原动力,印刷技术的飞速发展必定会推动人类文化与文明的进程。在当前信息化环境下,我们应该以现代印刷技术为基准在生产中求新、求变、求发展,把出版印刷业与信息化建设结合起来,以强大信息技术为支撑的印刷,高起点实行现代集成管理,引导出版企业向高效率、柔性自动化、高敏捷性、现代化方向发展,是推进出版企业整体水平和核心竞争力,实现企业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