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提供:Digital Printer包装监管码印刷网,彩印公司包装监管码印刷,加盟合作,包装,包装印刷技术,彩箱印刷.
 
  • 1999之盛世华章
  • 1999之盛世华章
    这个数字对于国人寓含了太多特殊的意义。1949年,随着天安门城楼上一句庄严的宣告,中华民族开启了一个新的时代。50年后,伴随着气势如虹的国庆大阅兵,一个腾飞的经济大国也蓄势崛起。以国企改制为先导的内需蓬勃孕育,以加入世贸为突破口的外需前景广袤。新千年曙光来临前夕,中国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盛世。
      恰逢盛世,房地产业赢得了发展里程碑上至关重要的时刻。随着1998年住房体制改革,房地产业迈进了市场化发展的元年。1999年,全国各地建设工地热火朝天;1999年,住房抵押贷款走向大中城市;1999年,房地产上下游产业供需两旺……这一切都昭示着房地产业的光明前景,但对于承担着数十亿人口改善居住面貌的中国房地产业这还远远不够,还缺乏能协助突破房地产公司属地为战、规模小、技术落后等发展瓶颈的全国性专业平台、思想平台和整合平台。
      CIHAF中国住交会应运而生。谈起举办首届CIHAF中国住交会的初衷,CIHAF中国住交会组委会秘书长单大伟认为是“瞬间的灵光闪现”。彼时,国务院转发了“关于推进住宅产业现代化提高住宅质量”的72号文件,建设部于7月1日正式实施商品住宅认定制度,这都触动单大伟将地产、住宅与建筑科技成果融为一体来举办大型展览。11月26日,以“人居·科技·环境”为主题的首届CIHAF中国住交会借助高交会之势问世。
      正是这一瞬的灵光乍现,给中国房地产业带来了全新的变化。12年来,CIHAF中国住交会不仅在记录着中国房地产业发展的每一个脚印,更以前瞻的视野、兼蓄并融的思想和勇于承担的责任在影响和改变着行业的发展轨迹。而在CIHAF中国住交会这个舞台上,不问出处的地产英豪竞相登台,奏响了中国房地产业步入主流发展方向的华美乐章!
      
      
      陈兴汉:中国地产第一女掌门
      
      作为首批“中国地产百强”企业中惟一的女老总,她被誉为“中国地产第一女掌门”——她就是栖霞建设董事长陈兴汉。
      提起“中国地产第一女掌门”,这与“2001年CIHAF中国房地产十大风云人物”的评选密不可分。正是这一年,担任栖霞建设领导者12年的陈兴汉获此殊荣。但她与CIHAF中国住交会的渊源则更早。早在1999年举办的首届CIHAF中国住交会上,陈兴汉就作为演讲嘉宾出席,而两者的交会点就是住宅产业化。
      从1989年3月出任南京栖霞建设集团的前身——南京市栖霞区城镇建设综合开发公司总经理到现在,陈兴汉一路领导栖霞建设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业界第一。1996年,栖霞建设在全国房地产行业率先全面成功导入CIS(企业形象战略系统),并在国家工商局注册“星叶”商标,实施品牌战略;1997年,栖霞建设在全国房地产界率先进行IS09000贯标,实行标准化管理;1998年,栖霞建设开始进行住宅产业链的建设工作;2002年3月,栖霞建设在上交所成功上市,成为核准制下的中国房地产业第一股;2004年,栖霞建设成为国内首个英国皇家特许建造企业;2005年12月,经国家人事部批准,栖霞建设设立中国房地产企业首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在这无数荣誉面前,最为被业界称道的则是陈兴汉带领栖霞建设对于住宅产业化的执着。
      
      倾力产业化
      
      1999年,作为南京市建国50周年十大标志性工程之一的月牙湖花园项目竣工。这是当年与南京长江大桥、禄口机场等建筑齐名的惟一住宅小区。此后的数年,月牙湖花园项目为栖霞建设赢得了更广泛的国际赞誉。
      2000年,月牙湖花园捧回了联合国改善人居环境迪拜奖。2001年,在纽约举办的联合国特别人居会议上,月牙湖花园是中国惟一综合性社区代表。众口称赞的月牙湖花园到底隐藏着怎样的秘密呢?原来就是栖霞建设住宅产业化的秘诀。
      从1995年起,栖霞建设就投身于住宅产业化实践,围绕房地产开发主业,初步构建起了包括门窗厂、建材超市、建筑新产品展销中心、门窗厂、物业公司、连锁会所、连锁幼儿园在内的集团住宅产业链,并联合东南大学等知名高校,对住宅小区的物业管理平台、雨水收集应用系统、太阳能及地热应用系统、垃圾清运系统、住宅结构等体系以及生态住宅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月牙湖花园就是其实践的典范。
      一家区域性房地产公司为何会如此下功夫研究住宅产业化呢?陈兴汉解释道:“中国人多、地少、人均资源拥有量较少的国情,决定住宅产业现代化是中国房地产业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大型现代化住宅产业集团成长的必由之路。”在自然环境的考虑之外,陈兴汉有着更为深远的思考。她认为,“所谓三流企业做产品,二流企业做企业,而一流企业做标准。企业引导标准化管理和生产,有机会上升为国家标准,成为其他地区环保准则。”正是坚持这一信念,栖霞建设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方法的集成和应用上不遗余力,做好节能、环保。同时,在户型优化、社区绿化、环境营造上下苦功。而栖霞建设的不懈付出也赢得了丰硕的回报。2007年8月,建设部批准栖霞建设为全国第二家企业联盟型国家住宅产业化基地。2008年5月,栖霞建设受建设部住宅产业化促进中心委托编制的《我国冬冷夏热地区节能省地型住宅技术导则》通过专家组评审,在全国推广。
      
      发掘区域市场
      
      在陈兴汉的领导下,栖霞建设从当初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区属开发企业起步,到如今成长壮大为一个拥有18家成员单位、总资产近40亿元、在江苏房地产界居于龙头地位、在全国房地产界享有较高声誉的现代化住宅产业集团。实现这种蝶变的关键是什么呢?陈兴汉将其归结为“三个现代化”——即企业管理现代化+住宅产业现代化+资本运营现代化。
      她认为,“实现管理现代化,是一个企业成为百年老店的前提条件。没有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再大的企业也是小企业。”据了解,栖霞建设一直探索管理的标准化,建立起了质量保证体系,实现产品生产和经营管理的标准化;并进行管理优化和流程再造;加大推进信息化建设,应用世界先进的项目信息管理门户,对公司所有项目进行全生命周期的总控。由于管理标准完善、管理手段先进,考核体系健全,栖霞建设的执行能力和管理效率一直保持在较高水平,成本控制和费用控制显著好于同业其他公司。据统计,最近3年栖霞建设的平均期间费用水平占主营业务收入比例为5.63%。
      而在1999年成功改制以后,栖霞建设于2002年顺利登陆A股市场。这为栖霞建设立足南京、辐射周边发达城市的发展战略插上了资本之翼。
      按照规划,栖霞建设未来将成为国际优秀的专业住宅供应商,长三角居住潮流的引领者,全国最大的现代化住宅产业化基地之一。而实现这些目标的关键就是立足南京,以南京为中心的3小时经济圈内一二三线城市拓展计划的顺利实施。
      陈兴汉认为,公司业务的集中性在南京市场博得了良好的声誉,同时也为公司在江苏省内的业务扩张打下了良好基础。2003年2月栖霞建设进入苏州市场,2004年4月栖霞建设进入无锡市场。由于江苏地区房地产市场的区域性明显,60%的销售量集中在南京、苏州、无锡三地,栖霞建设相对于全国性大型房地产公司更具天然优势。
      
      

     

     

    首届CIHAF中国住交会奠立五大基因
      
      首届CIHAF中国住交会并未因为主要操盘手单大伟在会议前夕的灵光闪现而显得准备仓促。恰恰相反,其开辟的高规格、大范围、专业化的房地产展览给无数参观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成为轰动业界的巨大创新。
      秉承这些成功的基因,CIHAF中国住交会历经十一届而不衰,不仅跻身世界三大房地产业展,更成为中国房地产业发展的见证者和风向标。
      
      高规格
      
      首届CIHAF中国住交会以加快我国住宅与建筑科技成果的产业化、市场化和国际化,推动我国住宅与建筑业科技进步为己任,全面展示了建国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住宅产业发展的巨大成就。
      当时,全国政协副主席万国权亲临大会现场致闭幕词,建设部副部长叶如棠、科技部副部长李学勇、深圳市市委副书记、常务副市长李德成、中科院原副院长、两院院士严东生等领导出席大会开幕式,全国近百家主流媒体对住交会作了持续、深入的宣传报道。
      
      全产业链
      
      首届CIHAF中国住交会以“人居·科技·环境”为主题,以“把握住方向,创造新生活”为宣传口号,被舆论界称为建国以来首次以住宅产业为主题的最大型展览会。
      参展行业涉及商品住宅、住宅部品、新型建材、建筑及施工技术、规划及建筑设计、物业管理、园林产品及设计等。
      
      全球共享
      
      首届CIHAF中国住交会共有国内外400多家知名住宅产业商家参展,其中包括国际著名的美国休斯网络英国公司、法国尼沃、挪威中欧住宅、德国高仪洁具、奥地利海吉、荷兰亨特等;国内著名的住宅发展商和住宅产品生产商也踊跃参展,如香港有利集团、香港熊谷组、天津太平洋村、南京栖霞建设、长沙远大铃木、大连万达、中国海外集团、光大集团等。首届CIHAF中国住交会不仅促进了国内开发企业和关联产业企业间的经验学习,更将国外先进经验引入国内。
      
      思想盛宴
      
      首届CIHAF中国住交会举办了“21世纪住宅产业国际论坛”,邀请了荷兰住宅与城市发展研究院、英国住房与社会建设基金会、深圳市住宅局等全球著名机构的官员和学者到会演讲,同时还邀请了国内著名的经济学家如萧灼基、戴圆晨等。
      同时,大会期间还举办了“中国住宅产业化展望论坛”、“商品住宅性能认定宣贯会及交底会”、“深港物业管理研讨会”、“住宅网络与智能系统研讨会”等4个专题会议。
      
      影响力
      
      首届CIHAF中国住交会展览面积达到15000平方米,约合720个国际标准展位,吸引了全球430家参展企业,参观人数更是达到创纪录的10万人次,在境内外尤其是香港及珠江三角洲地区引起了强烈轰动。

     

     

     

    大事记


      1999年,农历己卯年。这一年,无论是走过50华诞的共和国,还是刚刚迈入市场化的中国房地产市场都可谓至关重要的一年。
      刚刚走出亚洲金融风暴的中国政府以雷霆万钧的手段快速启动了住房、医疗、教育三项改革,加大了国有企业改制的力度和提出了西部大开发的战略部署,同时,在国际上与美国等世贸组织成员达成了入世的初步谈判,而这一切都为新世纪中国经济的腾飞奠定了坚实基础,房地产业也应运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迎来了发展的10年黄金时期。


      3月

     

      中国人民银行出台《关于开展个人消费信贷指导意见》,允许所有中资商业银行开办消费信贷业务,住房抵押贷款迅速扩散至大江南北,房地产市场也进入了高速发展的金融时代。
      6月中国人民银行再次降低存贷款利率,金融机构存款利率平均下降1个百分点,贷款利率平均下降了0.75个百分点。如此大幅的利率调整,再次释放了刺激消费、拉动经济的强烈信号。
      6月17日,在西安举行的西北五省区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座谈会上,党中央首次明确提出要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7月

     

      《证券法》正式实施,这是我国第一部调整证券发行与交易行为的法律。它的实施,以法律形式确认了资本市场的地位。虽然实施当日,沪深两市以大幅暴跌迎接其的到来,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它对中国资本市场备受诟病的“坐庄”、虚构财务信息等犯罪行为的严厉打击,使资本市场回归到资源配置的功能。

      9月

     

      1999《财富》全球论坛上海年会在黄浦江畔的上海国际会议中心七楼大厅揭开帷幕。来自“全球500强”中的60强,以中国“未来50年”这个主题展开了一场世界级的对话。著名经济学家樊纲认为,此次世界级的会议在中国上海召开对中国来讲至少有两个方面的好处:一方面,作为一个窗口,它使更多的国外企业感受到中国的发展;另一方面,这是中国逐步成长中的企业与企业家们一个很好的学习机会,通过这个窗口来了解国外大公司的主管们在想什么问题,怎样工作。


      11月

     

      11月15日下午,在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谈判框架内,外经贸部部长石广生和美国贸易代表巴尔舍夫斯基代表两国政府签署了关于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双边协议,一场马拉松式的艰苦谈判终于结出了“双赢”的成果。入世标志着中国经济将进入一个新的快速发展期。

     

     

     

    地产印迹


      王石
      

      1999年2月,王石辞去了担任多年的万科总经理职务,继续担任公司的董事长一职。正是这一身份的转换,地产界多了一位企业家、社会活动家和探险家。
      在跳出公司日常行政管理的圈子之后,王石更多的以地产界代表的身份出现在公众面前。4月,他参加了世界经济论坛之“99中国企业高峰会”,代表中国房地产业界做专题发言;5月,在中国房地产业协会主办的“99中国住房发展论坛”上他提出了“城市空心化”概念;9月,出席“99《财富》论坛”,他发表专题演讲,呼吁21世纪的中国房地产企业走产业化、规模化的发展道路;这一年,他还发起组织“中国城市房地产开发商协作网络”,并做首任轮值主席,致力于“重建行业秩序和公信力”。
      在代表行业发声的同时,王石对万科的发展道路也有着清晰的认识和判断,这一年他力主和中海联合,吸取其精细化管理和成本控制方面的精华。幸好此计划未能最终实现,否则中国地产界将消失一家明星级企业,但王石通过随后的“海盗计划”吸引了大批中海优秀的中高层管理人员,使万科高速在全国扩张,企业治理结构上迈入了职业经理人时代。
      这一年,王石另一惊人之举就是开始了攀登世界各地高峰的探险之旅。5月,王石登上了海拔6178米的玉珠峰,随后几年他相继征服了各大洲最高峰。登顶各大洲最高峰也旋即风靡中国地产界。
      
      孟晓苏
      
      1999年,对于已经担任中国房地产开发集团公司总经理、中房集团总裁7年的孟晓苏而言,可谓开门见喜。1月,中国房地产开发集团公司作为关系国计民生的主要行业中的重要企业,划归中央直接管理,成为当时中央企业中惟一的房地产开发企业。当时,中房集团每年开发房屋面积1200万~2100万平方米,占全国商品房开发面积的1/5;在全国180多个城市拥有220多家成员企业,年经营收入逾50亿元,是全国规模最大、实力最强的房地产企业集团。
      成为惟一的房地产开发央企后,孟晓苏主导中国房地产开发集团7月启动了跨世纪中房品牌战略,以此推动中房集团走上品牌发展之路和可持续发展之路。中房集团为此还制定了以时尚的凝聚、杰出的质量等为重点的品牌标准;确定了发挥优势,占领市场,形成龙头的国内名牌发展目标。在此基础上,中房集团建立起了集团总部、联合体、成员公司三级品牌建设管理体系,并积极开展节能住宅、绿色住宅、环保住宅、智能住宅的探索。
      在11月举行的首届CIHAF中国住交会上,孟晓苏提出要大力发展住房金融体系。同时他提出论断,中国的住宅与房地产业进入了以国内外的真实需求为市场基础,以国际化竞争增强为特点的新发展时期。
     房地产OA

     

    友情链接

    Corrugated Digital inkjet corrugated printer

    SLS 3D打印机 Digital corrugated box printer Digital inkjet printer Corrugated digital printer Box digital printer

    药盒印刷SLS打印机手机看小说包装设计软件包装盒彩盒印刷精美的礼品包装印刷宣传手册印刷hot foil stamper样本印刷包装机械包装工程包装材料包装设计包装袋绿色包装hot foil stamping machine包装流程包装技术包装容器Digital Inkjet Corrugated Box Printer包装箱包装瓶谷歌推广老域名出售中国烟台RCEP

    广告合作热线电话:0535-6641848 鲁ICP备1020745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