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提供:Digital Printer包装监管码印刷网,彩印公司包装监管码印刷,加盟合作,包装,包装印刷技术,彩箱印刷.
 
  • 冯仑与李东生的“售后回租”游戏
  • 冯仑与李东生的“售后回租”游戏

    “是个‘合’字。”当侧首闭目的万通集团董事长冯仑迅速猜中TCL董事长李东生在他手心写下的字,这对搭档赢得了现场的一片掌声。这两位来自于房地产业和家电行业的大佬、长江商学院和中欧商学院的双料同学,在无锡举办的携手进军工业地产的发布会现场显得格外轻松,仿如在课堂上做战略游戏。
      “我追李总追了3年了,眉目传情1年多他才答应,作为同性,我们该了解的都了解了。”冯仑说。
      这是一次金额不算大的合作,万通的投入为1.59亿元,双方成立万通新创工业资源投资公司进入工业地产,万通占股55%,TCL占股45%。万通以1.59亿元的代价操控超过27.5万平方米的工业用地,不用细考也知道很划算,何况其中还有5.4万平方米的待开发用地。
      在双方合作的背后,冯仑和李东生各自在打着怎样的算盘?双方的“试婚”能否就此延续?
      
      冯仑的算盘
      
      这次和TCL的合作,是冯仑在其工业地产版图上绘下的第一笔。事实上,这次合作不仅仅是“划算”那么简单,依照冯仑的说法,万通要在5~10年内成为中国工业地产的老大。而他的底气则来自于万通的模式,他认为这种与产业巨头的合作是万通后发先至的捷径。
      众所周知,万通走的是美国模式,核心竞争力是专业营运能力,而不是拿地扩张为核心的香港模式。8月份,万通实业即将更名为万通控股,新公司的发展路径很有可能会以工业地产为主导。
      万通的算盘打在了工业地产扩张的可能性上,仅TCL旗下就已有6个园区在洽谈合作,而据说类似的潜在合作伙伴还有不少。此类传统制造业企业一方面土地获取成本很低,一方面自己又用不完,而且也没有专业的运作团队,这就给了万通以机会。
      在冯仑的设想中,其以工业地产定位的“万通工社”也早已超越了厂区租赁业务,其还包括综合研发、娱乐、学习、餐饮、购物等一系列业务功能。投资之后,采用的是“售后回租”的方式,业主的回租部分(此次TCL回租部分为58%)为万通提供了基础回报,而增值部分的空间值得遐想:现成的空余厂房、仓库的出租,闲置空间的商业化改造,还有空余土地的建设销售或者出租。
      这显然比走招拍挂拿地划算,况且,背后还有着潜台词,相关制造业企业和当地政府通常都有着较好的关系,因此也给万通的“出奇”提供了诸多可能。
      此类“出奇”的举动正在逐步进入人们视野之中,无锡万通工社正在着力引入OUTLETS,依照万通工作人员的说法,仓库是现成的,以此开店也合乎政策规定,在几乎没有商业的工业区开设这样的卖场,前景可想而知。
      
      李东生的账本
      
      打起算盘,似乎是万通占尽便宜,一向风格强硬并把自己的员工都分为“雏鹰、精鹰、雄鹰”的鹰派代表李东生究竟作何考量?
      相对于房地产,李东生更喜欢谈论他的彩电,尤其是他与国企深超科技投资有限公司共同投资建设的华星光电第8.5代液晶面板生产线,这条迄今国内最高世代的TFT-LCD生产线耗资将超过百亿元人民币,其中TCL和深超公司各出50亿元,还需要大量银行贷款,由项目公司筹措。
      TCL的50亿元出资额,对于利润微薄的家电企业来说,注定是一笔沉重的负担。对李东生来说,借冯仑之手把沉淀在厂房土地上的资产盘活,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李东生表达的观点是:中国企业喜欢自己建厂房,而国外的制造业企业更乐于让专业开发商定制厂房而由自己承租,以此来保持资产的轻量化。他认为多数自己建厂的中国企业,其厂房和用地的使用率不过60%左右,而且厂房15年左右就要换代,存在大量资源浪费现象,因此合作开发不仅盘活了固定资产,也用活了土地资源。
      况且,在万通的运营模式中,并不排斥TCL从万通与其他企业的合作中获利,借此进入地产领域,可谓“一石二鸟”。
      “不仅可以在保留使用权前提下获得现金流,还可通过合资公司股权获利,工业资产经过运作后的溢价更可间接带来利润。”李东生说。
      潜台词中,利润丰厚的地产业对于TCL同样存在诱惑。据李东生讲,大量下游企业已经开始在其液晶面板生产基地周围集聚,这也为其施展地产拳脚提供了可能。
      
      蓝图存疑
      
      知名地产开发企业与知名制造业企业的共赢之路,勾勒出了一副商业蓝图。然而,在中国特色的背景下,蓝图的背后依旧是一连串的问号。
      制造业企业真的都愿意接受定制的轻资产吗?对于资金、品牌影响力不足的中小企业或是成长性企业,这是自然的事。在不足够强大的阶段,借助地产商整合的力量,不仅能减少资金占用,还可能享受到工业地产园区配套、物流的便利,更可能有政策、税收的支持,似乎没有理由拒绝。然而,对于大品牌而言,完全可以凭借强大的议价能力获得成本极其低廉的土地,这便是一笔最划算的投资。
      像TCL这般与人合作也好,如雅戈尔、格力、美的等自己开发也好,都能产生制造业难以匹敌的利润,再如富士康的内迁,谁敢说其中没有获取土地溢利的诱因?
      对于开发企业来说,则存在另一道难题。利用整合能力让空置的厂房、仓库利用起来这是根本,但其利润并不高,而工业地产要施展开发商的功力并实现利润最大化,就要实现商业综合体的功能。研发、娱乐、学习、餐饮、购物乃至提供高品质居住需求这些功能,都是厂房云集的开发区所缺乏的,开发商当然乐于通过自己的运营能力去实现价值最大化。
      然而,受制于土地性质所限,大力发展园区地产有可能触碰政策边界,即便开发商不愿挑战政策,也难免陷入两难境地。这一点,也正是工业地产多年来发展迟缓、罕有大企业纵横捭阖的主要内因。在这一核心问题上,最急迫的是需要相关政策的合理扶持与限定,其松弛之度与利益之考,正是工业地产能否茁壮的关键。

    房地产OA

     

    友情链接

    Corrugated Digital inkjet corrugated printer

    SLS 3D打印机 Digital corrugated box printer Digital inkjet printer Corrugated digital printer Box digital printer

    药盒印刷SLS打印机手机看小说包装设计软件包装盒彩盒印刷精美的礼品包装印刷宣传手册印刷hot foil stamper样本印刷包装机械包装工程包装材料包装设计包装袋绿色包装hot foil stamping machine包装流程包装技术包装容器Digital Inkjet Corrugated Box Printer包装箱包装瓶谷歌推广老域名出售中国烟台RCEP

    广告合作热线电话:0535-6641848 鲁ICP备1020745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