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自从89年住房商品化,房地产行业开始在中央政府的宽松的货币政策下茁壮成长,直至最后被上升为国家支柱产业。房地产的发展更是一发不可收拾。利益的驱动让众多人不惜一切代价投身房地产淘金,致使房地产行业龙蛇混杂,良莠不齐。低迷期满地都是没人要烂尾楼,高涨时满地都是买不起的商品房。
刺激!抑制!抑制!刺激!
至今,多少调控政策都成浮云。
然而无论是央企退市、加息、上调准备金、还是停贷、限贷、严控信托融资等其他的宏观调控政策,无疑都是国家针对于目前房价过高过快增长的现状而颁布的一些抑制房价的政策措施,然而尽管调控一轮一轮接连袭来,结果却总是差强人意,房价不仅没有得到遏制,反而出现了所谓的报复性增长。
当然,调控所做的一切,并不像坊间传说那样一无是处,就在这房价依然坚挺不倒的背后房地产企业正在不知不觉的发生一些变化。
适者生存的企业分化
房企分化不止于距离,还有颜色
几十年来,房地产行业总是会因为宽松的政策而杂草丛生,直到最后千疮百孔。气息奄奄的楼市又定必引来国家的宏观调控排忧解难。如此一松一紧,张弛有度的螺旋式上涨。这次当然也不例外。
前不久,各大媒体纷纷报道,房地产企业七成已经完成了本年的销售计划:其中,万科更是提早四年达到自己的年销售额破千亿的企业标杆,恒大、复地等地产商也已超前完成了今年的销售目标。金地,雅居乐等房地产企业却离自己的本年的销售计划还有一定距离。更有甚者,佳兆业集团还不得不将自己本年的销售计划从100万调到了90万,成为继恒盛地产之后又一家宣布调低全年销售目标的在港上市内地房企。
每一轮的房地产抑制政策都是一场高手角逐的淘汰赛上的门槛,跨过去了是通往成功的大门,跨不过去就是终结产业的铁槛。
强弱联合的企业并购
房企整合也要傍大款
在政策重压之下,企业分化逐渐增大。而弱肉强食势必是这种分化的最后结果。更何况,通过收购来扩大企业规模也是大型房地产趁行业低潮期低价吸纳项目的惯用策略,不但可以通过并购进入之前没有开展业务的地区,也可以降低开发成本。
早在今年上半年,万科已经完成了大大小小17笔收购。2月26日,万科以3.36亿元收购了昆明市新河民房地产北市区有限公司;3月26日,万科又以1.52亿元收购上海中房滨江房产有限公司75%的股权;4月20日,万科还以9820万元收购深圳市九州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此外,万科还收购了其他14家公司,合计支付收购对价2.37亿元。
强强联合的企业合作
楼市,有共同利益就可以做兄弟
大吃小是惯例,而当棋逢对手的时候,结盟合作也是中国从古至今的优良传统。
10月20日,万科与中信地产就北京CBD赢嘉中心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以11.5亿元拿下该中心。之后,碧桂园、雅居乐等房企也组成的联合体,一举竞得广州亚运城项目255亿元的地块。
合作的威力还不止于此,弱弱联合甚至也可以制强。
曾经,军建利司达与育龙房产这两个名不见经传的房企,就以“1+1>2”的战略活活挤掉了旗舰品牌万科、万通的独立标书,拿下北京怀柔某住宅地块。
经过20年的发展,房企不再是过去的单打独斗,已经进入利益共同体时代。房地产企业要想清除行业杂草,做大做强以致东方不败,整合势必成为一种趋势,它将更快速度促使了房地产行业大洗牌,加强产量诉求向品质诉求的转型,促进楼市更规范更健康的发展。
如此,中国房产的“一千年共享”的“70年产权”才不会因为“30年拆迁”而沦为笑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