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新深圳”如画卷舒展
近年来,深圳实施了多项城市提升工程,积极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开展市容环境整治行动,努力提升城市公共文明水平,全方位打造“新深圳”。从今天起,本报将对我市城市提升工程作系列报道,敬请垂注。
■ 深圳特区报记者 李文生
■ 关键词:穿衣戴帽
■ 核心数据:截至目前我市开展建筑立面刷新和屋顶改造达4436万平方米,涉及约300条道路两侧的15000栋建筑。
伴着越来越近的“大运”脚步声,“新深圳”犹如一幅画卷,正在不经意间缓缓向市民舒展开来——
罗湖区外贸大院,一个曾经的旧住宅区,化蛹为蝶成为“花园小区”;
宝安区建安商业街,一条名副其实的“老”街,在大运东风的吹拂下“重拾青春”;
龙岗区坂田雅园路,一条曾经“脏乱差”的工业园道路,化身徽派韵味十足的文化街;
……
自2009年10月开展“市容环境提升行动”以来,我市借鉴发达国家及先进地区、城市经验,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建筑立面刷新和屋顶改造行动,一些老旧的建筑、街道纷纷穿上“新衣”、戴上“洋帽”。截至目前我市开展建筑立面刷新和屋顶改造达4436万平方米,涉及约300条道路两侧的15000栋建筑。
“穿衣戴帽”,让我们这座城市的建设短板在一定程度上被补齐的同时,让我们这座城市的文化品位得到提升,也让深圳这座青春城市的精神更加焕发。
补齐短板——
一个个老旧城区“面子”变光鲜“里子”得实惠
“木桶理论”告诉人们,深圳城市建设水平高与低,仅有中心区的漂亮写字楼是不够的,必须补齐其他老旧城区的一块块“短板”。
这些“短板”可能是时间造成的:特区成立初期一批建筑由于建设标准不高、设计工艺不够,如今已与隔墙相邻的现代化大厦“格格不入”;这些“短板”也可能是空间造成的:当年特区内外二元化结构,特区内让人感觉像“欧洲”,出了关就像是到了“非洲”。
无论是什么原因,这些“短板”终究要补齐,只待时机。
2009年10月,这个时机终于来临——借举办第26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东风,深圳及时出台以“办赛事,办城市;新大运,新深圳”为主题的《市容环境提升行动计划》,计划用两年左右的时间,提升我市市容环境整体水平,在一定程度上补齐城市建设的这些“短板”。
2010年7月,这个时机再次得到强化——中央批准深圳特区范围扩大至全市,特区一体化的战鼓催促加快补齐“短板”的步伐。
罗湖区有个外贸大院,就曾经是深圳城市建设这个“木桶”中的一块短板,也是此次市容环境提升工程的受益者。
外贸大院是上世纪80年代中建成的。虽然当时它是附近最漂亮的小区,但是随着周边现代化的小区、楼宇相继建起来,外墙斑驳的外贸大院也一天天变“老”了。尤其是近几年,因年久失修,许多业主反映厨房和洗手间下水道破裂,自来水管生锈,严重影响了正常生活。
正当小区部分业主想凑点钱维修一下的时候,城市提升行动“东风”吹来,罗湖区将外贸大院列入整治重点,区政府先后投入近650万元,将外贸大院翻修一新,不仅刷新了楼宇外表,还通过‘面子’提升‘里子’,将过去的荒地建成若干小花园,如今的外贸大院堪称是一个“花园小区”。
“居住环境好了,我们的心情特别舒畅。”大院里的老居民黎先生告诉记者,环境改善后,物业也迅速升值,房价从过去的每平米1.1万元已经上涨到目前的1.6万元,租金普遍上涨20%-30%,这让许多业主们乐得合不拢嘴。
正是像罗湖外贸大院这样的一块块的“短板”陆续被补齐,深圳的城市建设水平这“桶”水的水位,才得到逐步提高。
提升品位——
一条条老旧街道穿起“文化衫”戴上“文明帽”
如果说通过改造让一些老旧小区迅速向周边现代化城区“看齐”,这是市容提升工程的第一步,属于硬件建设;那么一些小区、街道在“穿衣戴帽”过程中注重提升品位,则是软实力的增强,是城市文明的一种升华。
穿起“文化衫”、戴上“文明帽”,是我市许多老、旧城区提升品位和文明程度的“捷径”。
龙岗区坂田手造文化街,就是其中一个代表。过去,这里的产业大都是五金制造、废品回收、仓储等低端业务,噪音、脏、乱、差现象严重,安全生产的隐患也十分突出。但是通过穿起“文化衫”,坂田手造文化街由工业区“摇身一变”成为“徽派”文化产业园,一期的雅园路和配套路全长达1700米,与旁边的万科第五园的徽派建筑风格融为一体。
今年文博会期间,坂田手造文化街作为分会场之一,举办了一系列文化活动:“纤指雕兰”中国优秀工艺美术作品展演、“文博百草园”多彩手造文化体验、收藏知识讲座与“鉴赏沙龙”等,让手造文化街的品位显著提升。
与坂田手造文化街一样,“大芬油画村”也在巧打“文化牌”中脱胎换骨,不同的是它打的是“洋文化牌”。经过刷新,记者看到大芬旧有的楼房立面被当成了整体的画布,一栋楼就有几大块几何形状的色彩,以褐色、黄色为主,同时随着建筑本身材质的变化,像木材、金属、钢材、玻璃甚至布料等,又形成不同质感和肌理,呈现出靓丽的油画效果。
负责大芬油画村形象设计的意大利迈丘设计事务所的设计师帕帕介这样阐述其建筑立面风格:“你可以想象大芬是一幅画,让墨滴滴入这幅画中,再让各种色彩融入墨滴,自由地洒溅在各栋建筑上,形成不同的状态——便形成这样的一个美妙的画中世界。”
如今行走深圳街头,不经意间你就会发现一个个风味十足、特色鲜明的“风情街”——
福田区10个街道办结合自身特点,每个街道升级改造了一条“国际风情街”;
南山区将南商路改造为“东亚风情商业街”;
光明新区将昔日的光明大道打造成“欧陆风情街”;
盐田区将大梅沙的“湖心岛”改造成国际品牌商业街道;
……
焕发精神——
城市从骨子里增强了“先锋性”更具“青春美”
青春与活力,是让深圳骄傲的一张“精神”名片。大运之所以选择深圳,也许正是被这张靓丽的名片所吸引;反之,深圳这座城市也因为大运而焕发了“精神”,从骨子里增强了“先锋性”,更具“青春美”。
宝安区建安商业街,就是在这次提升行动中重新焕发了青春与活力。
深圳特区原是从宝安县孕育而来的,而建安商业街曾是老宝安县城最繁华的街道。但是,在深圳飞速发展的过程中,这条曾经繁华多年的老街道,路面破损严重,建筑墙面斑驳,逐步呈现出“老态龙钟”样子。
曾经的繁华,并不是永远的繁华。建安商业街呼唤新生,渴望重现昔日的辉煌。
在这次提升行动中,宝安区政府共计投资4500万元,从路面、人行道、广告招牌、建筑立面、灯光等入手,对建安商业街进行了一次脱胎换骨式的“大手术”。
与建安商业街道同样幸运的,还有东门老街。
东门老街在改革开放以后,曾经有过两次大的改造,最近的一次改造是在1999年。尽管如此,历经12年的东门,还是呈现人流紊乱、立面和街景设施破损较多、户外广告泛滥、广场和街道空间景观缺乏统一元素等问题。
要想保持青春与活力,东门必须进行新一轮改造。
改造后的东门是个什么样?记者日前在步行街走访时发现,昔日参差不齐、凌乱不堪的广告招牌变得错落有致、色彩缤纷,精心绿化后的街区道路更加花红柳绿;装修后的岭南骑楼、具有欧洲风格的风貌街成为东门的新亮点。
“此次环境提升工程令新白马服装城脱胎换骨,老东门的精神面貌为之一变。”服装城总经理朱舜告诉记者。
在这次提升行动中,全市共有300多条主要街道“精神焕发”。
曾经青春过,并不能保证永远青春。不管是东门老街,还是建安商业街或其他街道,它们之所以历经沧桑仍然繁华不绝、青春常在,其秘密都是在于永远与时代同步,始终保持活力与先锋性。从这个意义上讲,市容环境提升行动不仅改变了城市的外表,让她的文化品位得到提升,更从骨髓中强化了她的先锋性、焕发了她的精神,让她永远与时代相随、青春常在。
办赛事更办城市,争一时亦争千秋。
一些西方发达国家与地区,常常通过立法的形式,强制要求城市必须在5年左右为建筑立面刷新一次,借此来保持城市的青春、靓丽形象和精神面貌。抓住迎大运这一契机,建立城市刷新的常态机制,永葆青春与活力,也应该是我们这座年轻城市的精神追求。